NO.42
《爵士爵士》
11月21日 19:30
上海纪实频道 播出
这一次的72小时,发生在爵士音乐节上。
大概是这氛围太让人放松自在,所以导演组收获了不少别样的精彩故事。
这一集我们来到了2018爵士上海音乐节。
拍摄之前我们是充满期待的,感觉在这里不仅能听到和音乐有关的美妙故事。
还可以一边拍摄,一边听爵士乐。这应该是非常美妙的工作状态。
▍故事1:
我能想到婚后的生活
就是和你一起听爵士乐
音乐节的第一天,演出还没开始,我们在草坪上看见一个女生独自坐在野餐垫上。走上去一聊,才知道原来她在等老公买小吃回来。他们两人结婚两年,领证三年。三年里,他们尽情享受着自由自在的二人世界。
“婚后我们跟之前谈恋爱的状态差不多,不是之前想的那种,柴米油盐太琐碎的,就还比较幸福。家里人父母都很开明,我们俩对要不要小孩这件事情,我们也是准备不要。”
“我们只规划三四年以后的生活,以后可能就是能吃更多的好东西,能看更多的好的音乐节。当下我们很开心的事情,就简单的东西都很好。”
他们把婚后的日子过得和恋爱一样,两人相处的方式虽然平平淡淡,简简单单,却让人感受到一种对彼此的依赖感。虽然没有对着我们的镜头表达“我爱你”,但是两人相处的点点滴滴都是最好的证明。
▍故事2:
为了减肥而学长号的小哥
主舞台前的草坪上,这位底气十足吹长号的胖哥哥成功吸引了我们的注意。他从小就学习管弦乐,现在是上海某爵士大乐队的长号手。
小哥很起劲地让我猜猜他学长号的原因,我说为了女孩,他却说一开始学长号是为了减肥,哪知道后来越减越肥。
旁边一起同行的女孩也被小哥哥逗得笑个不停,那么接下里的生活里祝小哥哥一直有喇叭,一直有姑娘,当个快乐的长号手吧。
“各种演出之后,我自己慢慢地会让自己整个的一个状态松弛开来。可能真的开始时间长了以后,这个乐器在你手上不止是一件乐器,相当于是在你身体以外的一部分,它是融入在你身体里面的。
其实就跟唱歌一样,唱歌的话是用嗓音去表达你的情绪,我们就是用乐器来表达自己情绪,这是一样的感觉。”
▍故事3:
我觉得我生错了年代
今年的复古造型擂台赛也是音乐节的一大看点。
舞台上,一位小姐姐饱含深情地说“我觉得我是生错了时代的人”,这句话成功引起了我的好奇。仔细一问,才知道,她是上海音乐学院的古典钢琴老师。
我问:“你喜欢哪一个年代?”
她说:“我一个是三十年代的上海闺秀,有很多漂亮的旗袍。还有一个是五十年代的,美国的家庭主妇,我会穿这样的裙子。”
“我觉得我是生错时代的人,我只听那个时候的流行歌曲,只看那个时候的电影。我也说不上来,我觉得是冥冥当中的,我在生活当中我就会去追求这些东西。
我觉得我是生活在梦里的人,我是生活在过去的人,生活在我的美好的世界里的人。我觉得我每一天生活得很开心。这样打扮有可能有些人觉得这样很奇怪,但是我自己觉得很舒服,我觉得那个就是我。”
不管外界的潮流和审美如何变化,她要一直做优雅和精致的复古女孩,因为只有做自己喜欢的事情,才会收获满满的幸福和快乐!
▍故事4:
袁娅维铁杆粉丝:
我生活的热情都来自于音乐
袁娅维演出结束,我们遇见了专程从武汉来听袁娅维现场的男孩。他今年大四,学习的是流行演唱。
临近毕业,他决定去北京发展自己的音乐梦想。妈妈很支持他继续走音乐这条路,但是这样的决定却得不到爸爸的理解。
“我爸爸觉得我做这个事情,以后可能会饿死,他说靠唱歌吃饭,以后可能会饿死,但是我觉得年轻嘛,还可以先自己闯几年,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吧。”
“我最爱的歌手是Tia(袁娅维),没有之一,我唱歌进步跟她也有蛮大的关系,当你观察一个歌手唱歌的方法,观察学习久了之后,你会照着她的方式去唱歌。她的嘴型的变换,她的面部表情的控制、肢体语言,包括她的歌曲的强弱,都会去模仿她。”
爱豆在生活中就像是一剂强心针,每次犹豫迷茫时,看到她的演出,更加明白自己想做什么,勇敢地去追求自己的梦想。
生活中有这样的信仰真好呀,正如此刻你在台上唱歌,我在台下欢呼,你一直是我的光,不管过去多久。
▍故事5:
爵士吉他乐手费嘉:
被音乐套牢的人生
在音乐节,我一直想采访一位乐手。在摇摆时光舞台,我遇见了吉他手费嘉。
“我本科是在南京艺术学院读流行音乐制作,到北京工作大概有七年,帮人家做演唱会,也做一些电影音乐,广告音乐,后来就觉得自己特别喜欢爵士乐,就跑到上海来,上海才有真正的爵士乐的质感和土壤。”
为了系统地学习爵士乐,两年前他考取了上海音乐学院爵士吉他专业的研究生。离开收入相对稳定的商业音乐,在上海一边读书一边工作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。
“在北京的时候,想过要做商业音乐,一直按部就班去挣钱,要想到爵士乐是自己喜欢的东西,在里面可以真正找到表达自己的方式,还是决定转到爵士乐这方面来。
自己平时比较节俭一点,节省一下平时的花销,空下来的时间练习音乐,晚上去演出,白天就是排练和上课这样。”
把自己热爱的事情变成工作,被音乐套牢的人生或许无法说出这其中的好坏,但是每个和音乐相伴的日子,台上默契的眼神交换和悠扬的旋律,这样就够啦。
▼
沉浸在音乐节里,我们聆听到的故事有些和音乐有关,有些和音乐无关。
其实,无论是执着于梦想的音乐人,还是钟情于爵士的观众们,都是热爱生活,热爱生命的人。
感恩在这里遇到的每一个人,让我们在曼妙的爵士乐的陪伴下,被感动、被温暖、被激励。